全国服务热线:137-2439-6993

邦企信息——专注IT企业资质认证 认证通过率超99%

首页 产品百科

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中存在的问题

2019-06-05 11:45:23 

为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及“互联网+”的建设,工信部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管理融合,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,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,截至2018年,全国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4809家,贯标企业13120家。


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中存在的问题


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引导组织强化管理变革、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管理方法论,引导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驱动潜能,推动和实现数据、技术、业务流程、企业结构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,挖掘资源配置能力,夯实新型工业化基础,抢抓信息化发展机遇,从而帮助企业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,获取与其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,实现创新发展、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。

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中存在的问题

1.企业主动导入积极性不足

尽管工信部采取了多种方式推广、培训、辅导两化融合管理体系,但在广大工业企业,准确理解该体系的不多,而且国内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差别大,两化融合水平与能力差别更大,44.16%处在起步建设,49.55%单项覆盖,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6.29%,见图3。这种情况下,企业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良好运行,难度大。同时面对不同的管理体系,如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等,不少企业存在着维持证书的念头,存在着“两张皮”现象,因而面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设,也存在着畏难和应付的状况。

2.企业对体系的认识不足

企业在日常运行中,习惯于以业务为导向,以惯性管理思维运行。而对体系要求的系统化、规范化,执行部门认为多余或者增加负担。而对于运行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,企业认为没有该体系的要求,企业也会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而采取措施,把信息化应用简单理解成一项工具(当然也会理解成管理工具),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倡导的导向与原则未真正执行,且该体系所对应建立的某种能力,多体现在过程之中,从而不被重视。

3.服务机构带来的后遗症

通过评定的企业大多是在咨询公司的辅导下完成的。而咨询公司水平良莠不齐,不少在服务中采用模版格式向企业灌输,企业也囫囵吞枣,满足于一堆文件及记录当中。等评定机构审核结束,证书发放下来,一切万事大吉,但企业两化融合建设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运行方式中。

从两化融合管理平台的情况来看,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导入并不均衡。该体系从试行到国家标准出台到目前,多集中在广东、福建、江苏、安徽四省,多数省份未导入该体系。然而针对那些未导入的地区来说,其企业发展并不能说不关注两化融合,相信企业也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。

网友热评

热点推荐